济宁老年大学欢迎您!
站内搜索:
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2102
发布时间:2021-12-03 15:12发布人:教研科

教 学 研 究


第二期

济宁老年大学主办      (总第51期)     2020年11月12日


编 者 按


接上期,本期刊登二篇获三等奖的论文:分别是我校李俊彤撰写的《老年大学合作办学模式与机制探究》、梁山县老年大学程大卫撰写的《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研究》。


老年大学合作办学模式与机制探究

——以济宁老年大学、济宁市文化馆合作办学为例

李俊彤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加深,老年大学需求呈现爆炸性增长。中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同老年大学数量的相对稀缺,成为了一个矛盾点,因此,拓展老年大学发展路径,加强同文化部门的合作,实现社会资源优势互补,探索老年大学合作办学模式成为一个解决供求矛盾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老龄化;合作办学;供求矛盾


一、山东老年教育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老龄化严重程度呈几何倍数增加。山东省是全国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程度最高、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较重的省份。预计到2035年,山东省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0%,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因此提升老年人保障成为重要课题,而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主阵地,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济宁老年大学发展历史

山东老年大学创办于1983年,是伴随着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全国开办的第一所老年大学。随后各地市创立了自己的老年大学。济宁老年大学创建于1988年,为济宁市委老干部局所属正处级一类事业单位。作为济宁老年人文化生活的主阵地,济宁老年大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为提升老年人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2、面临的现实问题

伴随着计划经济开办的老年大学也有其弊端,如受众范围仍然过窄,社会上仍然存在老年大学只面对向离退休党员干部开放,普通老年人无法参加的思潮;优秀教师资源稀缺,老年大学自身往往没有教师资源,大多是工作人员自己寻找教师资源,同时缺乏严格准入制度,教师待遇偏低,经过提高后目前济宁老年大学工资待遇分为三档,一档高级职称老师150元一课时、二等中级职称老师120元一课时、初级职称教师100元一课时,经过学校调研,声乐课程社会授课可以达到200元一课时,钢琴等器乐课程可以达到300-500元一课时,相对于社会上老师授课收入平均水平,当前老年大学授课费金额仍然偏低。对广大教师,尤其是教师因为老年大学授课费用较低,需要在社会上进行其他兼职授课服务,无法将老年大学课程作为一种“主业”去经营,造成教师人员流动性大。学校只能以真诚留人,以爱心留人,教师的敬业精神也有待加强。

针对上述问题,合作办学成为一种破解老年大学办学体制机制问题的新方式。

 二、与文化部门合作办学模式的开展

(一)以《关于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老年大学艺术分校的通知》为指导顺势而为

山东省文化厅和山东省委老干部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老年大学艺术分校的通知》指出,开办老年大学艺术分校要以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为重点,发挥老年大学的示范带动作用,统筹老年大学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经验优势、资源优势,为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通知》对经费投入进行了明确,指出各地应坚持资源共享、集约使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设施,为老年大学艺术分校提供固定校舍,改善学习环境和条件。老年大学艺术分校建设主体单位应广开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在保证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鼓励热心老年教育事业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作为老年大学办学资金的有益补充。山东省文化厅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在培育特色课程、地方课程、教研开发、数字化校园建设、教材编写、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不断提升老年大学艺术分校办学质量。加强办学规律和教学研究,总结办学经验,积极为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提供示范。

在这一文件的指引下,济宁老年大学顺势而动,主动联系山东省一类公益馆济宁市文化馆,提出合作办学的设想,明确了分校开办条件:首先,应具备固定办学场所和经费来源渠道,教学设施、教师队伍相对完善,热心参与老年教育事业。其次,具备办学条件且有意开设艺术分校的公共文化机构可向当地老年大学提出合作办学意向,当地老年大学实地考察后提出合作意见,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后即可挂牌招生。老年大学艺术分校办学接受当地老干部工作部门和文化部门指导。

三、以济宁老年大学、济宁市文化馆合作开办老年大学文化馆分校为例

(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1、双方沟通商定办学方式、课程设置、学籍管理、师资配备、安全保障等事宜。济宁老年大学总校切实加强对艺术分校的办学指导,为分校提供师资力量、专业管理人员的支持。市文化馆提供场馆设施,配备专业教室、钢琴、桌椅、电子屏幕、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中央空调、安全监控、电子储物箱、大字指引牌等,聘请物业公司负责卫生保洁、安全保卫,提供全方面后勤保障服务。市老年大学负责招生教学,统一安排教师到艺术分校任教,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师资聘任、评价考核等制度均与校本部一致,并按照统一标准收取学费,用于艺术分校办学。文化馆的所有馆室,如有教学活动需要,经双方协商,均可调剂使用。分校力争实现教学管理特色化。设立了声乐提高班,模特提高班等精品课程。济宁市文化馆将自身活动队伍纳入老年大学管理,实现队伍系统化、正规化。分校在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教务管理等方面,建立与本校相统一的管理制度。在学员录取、培养上,老年大学及艺术分校各有侧重,相互衔接,有计划地培养社区文艺骨干,为基层老年教育输送人才。济宁文化中心用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总投资22.69亿元,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与之配套的高地公园组成,是一座集群式综合体的文化建筑。文化馆自身设备优越、演出众多,为老年大学学员平时练习提供充分保障,为学员登台表演提供大量支持。

2、济宁老年大学与济宁市文化馆建设定期联系机制,将济宁老年大学文化馆分校建设纳入老年大学建设布局总体安排,纳入本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总体安排。制定老年大学艺术分校发展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成立班级功能性党支部,组建班级管理团队,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经验优势和管理才能,实现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同时,综合利用老年大学教学管理系统和学校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化渠道,实现咨询服务、预约报名、多渠道缴费、自主参与活动的网络化,为老同志提供快速便捷服务。建立健全年度报告、信息公开、公众监督和教学评估等各项配套管理制度。 

建立老年大学与艺术分校的师资共享机制,建立完备的师资聘任、评价和考核制度。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当地老年大学的统一标准,确保老年大学艺术分校建设的各项经费,并按照标准落实资金、配备设备。老年大学艺术分校学费收缴按照老年大学标准执行,所收取资金用于老年大学艺术分校办学。老年大学与公共文化机构联合共建老年大学艺术分校,是适应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需要,对于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轻装”模式、多方共赢

1、共建老年大学艺术分校与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任务相结合,在积极服务离退休干部学习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努力为更多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学习提供机会。注重挖掘和培养文化系统的特长人才,充实基层老年大学师资队伍和群众文艺队伍。济宁老年大学(济宁市文化馆分校)教学活动面积4000平方米,共教室15间,其中三楼有教室8间,五楼有教室7间,双方共用群星剧场、艺术作品展厅等场地。2021年秋季,招收班级50个、学员1000余人次,开设声乐、舞蹈、器乐、书画大类。进一步拉开了全市老年教育布局框架,形成老城区校本部与新城区艺术分校两极带动、社区老年大学多点开花的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格局。

2、济宁老年大学根据济宁市文化馆的特点,科学编制特色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积极为学员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搭建平台。突出文化馆在非遗传承、舞蹈、书画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及文化馆馆员深厚的文化素养,为其任教提供便利,现已吸引剪纸、舞蹈等教师任教。同时,发挥老年人经验优势和作用,引导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推动济宁老年人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合力开展精品课程探索,举办优质讲座。济宁老年大学利用自身传播平台大,在老年人中受众众多的特点,利用文化馆的现代化场地,举办名家专题讲座,如邀请著名散文家李木生先生到文化馆举办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专题讲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文化效益。学校积极邀请市文化馆“非遗大讲堂”名家来校举办讲座交流活动,实现优势互补,为济宁市的文化繁荣和老年人精神文明生活的提升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解决方案、破题之笔

当前老年教育普遍存在财政投入不足、人员编制短缺这两大难题。以济宁老年大学为例,当前在编人员18人,文化馆分校由一人负责,管理班级50个,学员1000余人次,因此工作人员需身兼数职,既要管理又要服务,造成自身精力难以顾及,为此,分校在优秀学员中选择责任心强、思想境界高的学员担任班长职务,兼任学员管理人员工作。上学期在疫情开学压力大的情况下,聘请两名班长进行辅助性工作,极大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压力。下一步,学校将统筹考虑,继续通过优秀人才计划选拔等方式向文化馆分校派驻人员,从根本上增加编制人员解决这一难题。第二个问题,费用支出问题。伴随着后疫情时代,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开始过紧日子,因此财政支出也相应大幅缩减,针对老年大学的财政补助也大幅减少。

以济宁老年大学文化馆分校为例,声乐、舞蹈等大类一学期学费平均100元,一学年学费200元。以收费最高的钢琴专业为例,一学期收费为300元,一学年为600元。一学期共16节课,每节课两小时纯授课时间,相比社会上同期钢琴课一小时数百元收费极具公益性,因此以课程费用覆盖学校支出并不成立。而财政支持拨款的减少也制约着老年大学分校的发展。分校发展需要最基本的课桌、教学设备、物业管理等,如文化馆分校冬季使用石墨烯供暖、书法绘画班需要批量采购专用书法投影设备。这些需要不断投入的保障资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济宁老年大学为破解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维、新方法,分校由老年大学总校派驻人员管理,场地、课桌、教学设备等由济宁市文化馆提供。物业、保洁、停车管理等由济宁城市投资发展公司负责,形成了三方共管的局面。济宁老年大学、济宁市文化馆在人员配备,管理服务上有丰富的经验,城投发展公司作为实力雄厚的国资企业承建济宁文化中心,负责济宁市文化馆的运营管理、日常维护。三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强强联合,对老年大学来说实现了自身管理优势最大化,避免了大量的财政支出,使管理人员精力可以更好的集中到提高教学质量和特色课程开设上来,对济宁市文化馆来说实现了文化行业的引流,通过老年大学这一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文化馆群星剧场演出实现了引流。对城投管理方来说实现了文化馆人气的增加和人流量的大幅增长,提升了社会效益。实现了几方的互利共赢。因此为分校的建设提供了一种范例。即在新建文化中心场馆中,开设老年大学,实行老年大学管理“轻资产”模式,当地文化中心等场所依靠老年大学提升知名度和人流量。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作者单位及职务:济宁老年大学教务处文化馆分校负责人)



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研究

程大卫


  :随着老年人口日益增多、老年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构建远程教育服务型老年教育,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教育服务需求,是主动适应后疫情时代和建设现代化老年教育体系,确保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重要措施。国务院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十九大报告中均明确提出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老年教育。积极构建远程教育服务型老年教育,努力实现其社会服务职能,创设老年教育环境,探索远程教育服务老年人群新模式,以及老年大学“互联网+”转型发展。本文在分析当下老年远程教育发展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老龄群体需求,探索构建老年大学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有效路径: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持服务网络,搭建网络资源共享的支持服务平台,提供多元化、特色化服务内容,建设老年远程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老年远程教育服务形式。

关键词:老年大学, 老年教育, 远程教育, 在线学习


一、关于老年大学老年远程教育的背景

)时代背景

1.人口老龄化进程对老年教育现代化提出新要求

山东省是全国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程度最高、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较重的省份,根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20201023日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底,山东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325.21万、占总人口的23.09%,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88.07万、占15.77%。预计到2035年,山东省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0%。由此可见,目前山东正迅速迈向深度老龄化,而这也必将带来持续而深刻的挑战:如劳动力短缺、老年赡养比例增加、国家财政(养老金)面临巨大压力等,毫无疑问的是老龄化社会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均依赖于老年人能力水平的提升,而老年教育是提高老年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公共政策,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也是是全面建成学习型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同时疫情仍未彻底平息,各地老年大学线下课程都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下开展对老年教育远程教育的探索,通过教育理论的重构、远程教育、新技术的融入:试验开通线上远程教育,让老师变“主播”,学员居家看“直播“的方式进行学习,成为当前老年教育工作一项重要课题。

2.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为老年远程教育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呈现热态,对于老年教育领域来说,信息通信技术向来在场,且是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革的积极力量。远程教育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方式上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从而为个性化学习、社会化学习、跨文化学习、微学习、智慧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个性化的体验,完成个性化学习任务;通过社交(媒体)技术促进了学习者与他人知识共享、合作学习、主题参与等活动,并提高了社会化意识、能力;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学习者通过开放的网络环境进行跨文化学习,从而帮助学习者获得国际化视野、多元化文化背景、思维方式;通过微学习,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非正式学习和终身学习;智慧学习是数据获取、信息理解、知识掌握的进阶,以达到问题解决方法和策略的掌握,是在新技术支持下,为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教育。特别是集成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为一体的互联网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普及,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的教育交流方式、创新的教育模式、多元的教育环境(平台)。当前互联网平台与教育行业深度融合。远程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低成本性的特点,现代远程教育契合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能够切实满足中国老年人继续教育的权利,还能满足老年人灵活多样的学习需求,可以扩大老年教育的范围,实现教育公平。因此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促进老年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老年远程教育进一步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为在终身教育理念下解放老年人社会生活潜力,缓解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关键。

(二)现实背景

1. 老年社会现象呼吁老年远程教育不断发展

在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一代逐渐成家立业,传统的大家庭正被新型的“核心家庭”所取代。老年人独居、空巢现象,与子女的分离、长期的孤独;退休后难以适应社会角色与社会交往的变化;与子女关系不融洽或是与他人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使其精神无法得到寄托,由此继续学习成为老年人寄托精神的不二选择。从2016年到2017年,“十三五”时期,中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从2015年到2019年底,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预期寿命的延长及健康水平的提升,使得老年人具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实现“老有所为”,能够做到生活自理、不断学习,跟上时代,参与社会,继续做出贡献。老年远程教育具有多元性功能,不仅能够帮助老年人适应社会,还可以让其精神生活和谐完善。因此,在现今老龄社会环境下,发展老年远程教育迫在眉睫。

2. 文化水平提升需要老年远程教育同步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根据近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发现,老年人接受过小学教育的比例同比上世纪80年代上升了30%,接受过初中教育的比例上升了15%,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上升了5%;上世纪80年代老年人口受教育年限仅为1.4年,到2010年提高到5.9年。随着老年人学历层次的逐渐提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老年人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老年人文化水平的提升,对老年远程教育的发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老年远程教育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加快山东省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74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鲁政发〔201733号),明确要求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老年教育。将信息技术融入老年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实现学习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建共享,扩大优质老年学习资源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辐射,为老年人提供导学服务、个性化学习推荐等服务。推进老年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山东省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开发网上学习资源库,构建适合老年人学习特点的个性化、移动式学习服务模式,开发适合老年人应用的学习客户端。把传统教育与网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开办老年教育网站和老年教育空中课堂,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远程老年教育体系,推进各地网上学习平台的互联互通和社区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对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的现代化指明了主要方向。

二、老年远程教育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不足

山东省各市地老年大学均在摸索建设老年远程教育,其进度各不一使用远程教育平台也不一致,无法有效利用在线远程教育优势,资源共享度不高尚未有效融合形成在线远程教育应用的“聚合”效应。在线教育对受众的接受能力要求较高,当前在线远程教育多数使用cctalk、腾讯会议、微信、钉钉等会议、教学平台,易用性较低对于老年教育学员来说操作流程过于复杂,限制了接受对象的范围。同时网络的稳定程度要求比较高,需要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连接wifi或者使用移动网络、有线观看课程资源,远程教育对课程发起者和接受者的网络、设备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音质的清晰性与网络稳定性等都会影响老年学员参与远程教育的学习体验。因此有部分学员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二)老年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目前开展的老年教育远程教育多是延续了线下老年教育得办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办学方式还是传统远程教育管理模式,按班级开展管理考勤,只不过借助一些现代化在线通讯手段,基本实现网上教学、管理与服务,但缺乏对老年受众的定制研究和改变,没有很好的运用老年教育远程教育的特点: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展开个性化的服务。目前老年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无法及时有效识别老年人在远程教育中遇到的困难,老年人的网上学习互动有限,学习交流感与沉浸感难以到达好的效果,学习成果难以体现,学习效果难以量化。

(三)老年远程教育在线服务不完善

目前老年远程教育在线服务平台对老年服务对象针对性改进仍停留在初始阶段,网站建设、界面没有根据老龄群体做出优化措施,吸引力、易用性不强,宣传力度不够,老年用户活跃度有限粘性低,老年教育资源建设还是传统模式,购买资源质量不齐、分类不清。目前从事老年远程教育的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极为缺乏,难以在短时间内自建高品质资源。对于购买来的大量资源如果做不到合理分类、有效导航,老年人会在众多视频资源的挑选中逐渐失去耐心。三是老年教育视频资源制作难度大、成本高,缺乏统一标准。老人学习能力弱,对网上视频课程要求较高,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阻碍了学习资源的最大化共享与充分使用。

三、构建老年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平台资源要统一管理、统筹发展

当前老年远程教育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如果没有统一规划,可能会造成各老年教育机构盲目建平台、买资源,从而产生资源重复与浪费问题。对此一方面,政府要积极鼓励、扶持老年大学教学主体的发展,增设远程教育培训课程,定期举办各种类型“云上”课程。另一方面,着力统筹老年教育远程教育平台发展,要集多方力量,共同打造老年教育资源与学习平台,利用互联网教育特征,建立在统一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可以在平台上开通教育资源上传分享通道,制定审核、发布与奖励制度,鼓励各方人才加入教育资源建设队伍,健全人才选拔人员管理和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充实相管理人才信息库,鼓励懂管理有责任心的年轻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服务事业。可以采用聘用制与试用制并行的机制,保持管理队伍的优质化专业化和稳定性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让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助力老年教育服务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等参与老年教育服务队伍的建设。打造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一站式学习分享平台。同时资源建设需要有步骤、有计划、分门别类地进行,注意形式规范和标准统一相结合,在打破数据孤岛的前提下兼顾分类协作和地方特色创新,力争开发制作精良且符合老年人特点的资源。在建设资源与平台的同时,要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问卷收集与统计,捕捉与分析老年人学习行为和偏好,根据各地特点拟定学习清单,推送老年人喜爱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做好网络一站式服务。

()教育内容体系要实现内容丰富、按需施教

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学:老年教育新格局的目标导向下,老年大学需要健全教育供给的内容体系,丰富远程教育课程。多元化设计,层次化精准施策,精确对接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因地制宜地调整老年教育内容并配置资源,增长老年人知识、丰富老年人生活,使老年人有能力有意愿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一方面,老年教育应贯穿于老年生命周期的全历程。目前我国的老年教育普遍以针对中低龄老年人的传统教育为主,内容较为单薄。基于体系化设计的角度,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老年大学远程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健康医疗教育,比如,保健知识、应急训练、认知训练;也要加强文娱、文化知识教育,比如艺术、健身、书法绘画等。另一方面,老年教育在给予或传授给老年人新知识的同时,也要利用远程教育优势,通过视频、远程互动加强切身关系老年人生活和社会问题的科普、教育。比如,教育内容要关注老年人对养老保险、患病就医、社会治安以及合法权益等相关知识,增加对维持生命功能的认识;教育形式要灵活多变,比如使用视频直播、短视频推送和问卷、考试等形式,通过再学习,实现再社会化教育与终身学习,使老年人能够更从容地应对职业生涯结束、收入减少、健康下降等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老年生活。

(三)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满足老年人的互动需求

一方面老年远程平台中互动界面应该更加人性化,满足老年学员自主学习的基本需求,实现由外到里、由粗到细、更加易用的互动资源搭建,同时也要开通在线社区、建立学生交流群,留言的方式满足老年人之间的社交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交互,搭建教师为主导的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学习、考评、交流,线下教师教学及课后辅导答疑环节。

四、后疫情时代老年教育远程教育化的前景

在后疫情时代老年远程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意义非常重大,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老年教育的形式从线上转为线下,但老年教育的宗旨没有变,即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再教育更好的帮助老年人适应年老生活,而老年教育的远程教育化在既保证了受教育者的学习安全又改变了传统老年教育的形式,还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让地域劣势消失对于,偏远地区特别是老年教育服务无法送达的山区农村,老年远程教育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能有效地解决当地老年教育“有与无”的问题,让更多的基层老年人能有接受优质老年教育服务的机会,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而这也是我们从事老年教育远程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教育工作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作者单位及职务:梁山县老年大学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