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老年大学欢迎您!
站内搜索:
新闻中心
济宁老年大学参加市“建设区域特色文化养老高地”新闻发布会并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时间:2024-10-16 08:56发布人:管理员

   10月1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建设区域特色文化养老高地”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建设区域特色文化养老高地相关工作情况。济宁老年大学校长崔德路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出重要部署。文化养老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关怀的一种更高品质的养老方式,在孔孟之乡具有深厚基础和生动实践。

为更好践行积极老龄观、促进健康老龄化,发挥济宁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和传统孝道潜在动力,给予广大老年人更多精神慰藉和人文关怀,在深入调研和总结近年来文化养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近日,济宁市委老干部局联合济宁市教育局、济宁市民政局、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济宁市体育局,制定印发了《济宁市区域特色文化养老高地建设行动方案》,实施4大行动、14项具体举措,系统推进打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区域文化养老高地。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老龄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文化养老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充分利用济宁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实施“银龄乐学”“银龄乐教”“银龄乐享”“银龄乐为”行动,打造“本色家园·儒风夕韵”文化养老品牌,建设区域特色文化养老高地,进一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实施“银龄乐学”行动,以文化学习提升思想境界。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品牌建设计划。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合作联盟,打造老年优秀传统文文化教育特色品牌,开发老年教育传统文化精品课程和系列教材。实施地方文化课程体系建设计划。挖掘富有济宁特色的非遗、民俗等文化,开发传统艺术、传统技艺课程,选聘非遗传人、“大国工匠”传承授课,助力打造“笔尖、指尖、舌尖”上的济宁,激发老年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施红色文化引领计划。依托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金乡羊山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游学地标,推动老年红色游学广泛开展。

二是实施“银龄乐教”行动,以文化服务丰富精神生活。实施老年教育“延链、强链、补链”计划。把老年大学办学链条延伸到城市社区,逐步实现社区老年学堂全覆盖、高质量,不断把老年教育延展到老年人家门口。在济宁市养老机构中开设老年学堂,开展巡回教学,打造富有济宁特色的“流动老年大学”,不断补齐老年教育链条。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游学养”高地培育打造计划。设计适合老年人的游学路线,编制济宁“文化养老文旅地图”,叫响“跟着孔子去游学”特色品牌。实施老年教育“三名”工程推进计划、“强基创优”计划。每两年培养一批名师、名课、名专业,示范提升老年教育专业化水平。鼓励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机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自办合办老年大学(学校、学堂)。

三是实施“银龄乐享”行动,以文化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实施老年文化阵地提质赋能计划、老年文体团队示范引领计划、教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鼓励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层综合服务中心、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基层日间照料中心等涉老服务机构,合作共建“15分钟”文化养老服务圈,方便老年人就近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利用市、县心理健康中心开展老年人心理科普、心理培训、心理咨询等服务,打造关心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温馨港湾。

四是实施“银龄乐为”行动,以文化参与拓展活动空间。实施“银龄先锋”培育计划。加快推进“银发人才库”建设和应用,组织引导老同志开展助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和关心下一代等活动,激励老同志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银发智慧和力量。实施助力文化“两创”计划、文明传播计划。支持老年文化团队开发创作特色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产品、传承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组建老年网络正能量宣传队伍,让大流量转化为正能量。实施“孔孟之乡孝当先”特色老年文化活动标识塑造计划。每年“敬老月”期间,举办老年人文化艺术节,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积极组织老年人参与各类重大文化活动、大型赛事,打造老年人文化参与的盛大舞台和特色品牌。

为保障工作顺利推进,将文化养老纳入老龄工作重要内容,建立统一领导、多方协同、广泛参与的文化养老工作机制,按照“一年全面铺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巩固提升”的思路,不断加强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成具有济宁区域特色的文化养老高地。